龚自珍纪念馆

+收藏:http://gzzg.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龚自珍故居:胸中垒块发千钟
2011-06-21    浏览(1882)    作者:龚自珍纪念馆    来源:龚自珍纪念馆 官方网站

尽管历经沧桑变迁,所处环境已经变为杭州解放路附近的长明寺巷小米园居民区,但龚自珍故居门口依旧保留“马坡巷16号”的老门牌。正门的石库门楣上镶嵌有“龚自珍纪念馆”的石匾。这处故居很小,原为清代桐乡人汪维所建“小米山房”,俗称“小米园”。

走进精致的边门,看到眼前是一座江南园林式的私家庭院,院内绿草茸茸,花木扶疏,院子中心有一个小池塘,里面漂着浮萍,还有精致的小桥、潜游的红金鱼。白色夹竹桃掩映的正门长年不开,院中主建筑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中式两层木楼,上下五开间,兼有耳房,楼屋翘角飞檐,轩窗高敞,朱栏回环,青砖铺地,很像寺庙里的大雄宝殿。一楼正厅高悬“剑气箫心”的横匾,下有龚自珍半身铜像,正壁悬挂着中堂和四副对联:“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策评慷慨,袖里奇珍光五色;诗笔纵横,胸中垒块发千钟。”“灵气成云,百年心事归平淡;名山绝世,三层阁子伴秋烟。”“一山突起,问六合苍茫,谁解吹箫还击剑;万玉长鸣,劝天公抖擞,自缄红泪写青词。”两侧的四个展室陈列着龚自珍的生平介绍、大事年表、历史资料、年谱和研究论著等。

龚自珍字瑟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定庵文集》,出生于杭州,是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的外孙。他学识渊博,1829年中进士,曾官任六品主事。他和林则徐等人共同开启了抨击时弊,抗御外侮,通经致用的进步思想,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他的诗词直抒胸臆,瑰丽奇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许多诗文早已成为名言警句。48岁时,他辞去京官回归故里,担任杭州紫阳书院讲席。脍炙人口的《已亥杂诗》315首的一部分,就是在这所小院里写成的。回杭州后,他还曾去灵隐寺旁的西溪赏梅,写了散文《病梅馆记》,借江南育梅人斫、删、缚梅而造“病梅”盆景,呼吁封建社会解除对人的思想禁锢。1841年9月,龚自珍在担任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主讲时暴卒,年仅50岁。由于随身携带的行囊内藏有一小束枯萎的丁香和好友奕绘才貌双绝的偏房顾太清的自画像,龚自珍的死还落下了一桩著名疑案,史称“丁香花案”。

据民国六年印行的《清代名人轶事》载:龚自珍“在京日所欢甚多,与某贝子福晋谊最笃”,“某福晋于游庙时与定庵遇,既目成,以蒙语相问答,由是通殷勤。未几,为某贝子所知,大怒,立逼福晋大归,而索定庵于客邸,将杀之。贝子府中人素受福晋惠,侦知其事,告定庵。定庵孑身走至江淮间,几乞食”。这里提到的“某贝子福晋”即是顾太清,亦名西林春,是清代著名女词人,居荣亲王府“天游阁”。其夫为荣恪郡王绵忆之子奕绘,封贝勒,由散秩大臣管宗人府及御书处,兼管武英殿修书处,著有《明善堂集》。龚自珍时为宗人府主事,常入邸中禀事,时与太清相唱和。龚自珍《杂诗》中“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即咏此事。那太清貌绝美,曾与贝勒雪中并辔游西山,披红斗篷,于马上拨铁琵琶,手白如玉,宛似昭君重生。文中游的“庙”先是荣亲王府旁的枣花寺,寺中有两株据传出自朱竹坨、王渔洋之手互成连理的丁香树。继而在京师西郊潭柘寺再遇。后来又有几次文人雅集,两人以探讨诗文而成知音。龚自珍就曾公然作过这样一首诗:“我昨青鸾背上行,美人规劝听分明。不须文字传言语,玉想琼思过一生。”顾太清小名叫梅仙,龚自珍的几首诗都寄情于梅。奕绘病逝后,龚自珍曾打算向顾求婚,但亦是贝勒的奕绘亡妻之子载钧为此大怒,将继母与四个弟妹赶出王府,并打算加害于龚,龚自珍闻讯仓皇逃向江南。据曾朴《孽海花》言,龚自珍很可能是中毒而死。

多年来我们对诗人的这段“红杏出墙”的经历讳莫如深,读这段历史,方知龚自珍不仅仅是个主张时代变革的进步思想家,也是一个具有七情六欲活生生的人。他是一贯的不受羁绊、我行我素之人,“作止无常则”,一切率性而为之,甚至不顾及后果。他的悲剧当是个性张扬的必然归宿。

标签:龚自珍故居,胸中垒块发千钟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7 条评论